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海派工艺填补民族乐器“低音拉弦”空白
2018年06月28日 13:26

  

  上海民族乐团陆斌、江珊现场奏响倍瓷琴和大瓷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供图)

  “中国民族乐队有近三分之一是西洋乐器,指挥和作曲家很无奈,一写低音就没音,怎么办?”这一长期困扰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的难题,终于破解。昨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新研制的六角形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和瓷瓶形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正式面世,新型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有效扩充了民族乐器的低音声部,在上海乃至中国民族乐器当代史上写出浓重一笔——将民族乐器制作与当代文化相融,推动中国乐器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舞台上的历久弥新“保驾护航”。

  民族低音乐器研发长期以来是国内院团和乐器厂“赶考”的方向,曾推出过拉阮、大琶琴、低音胡琴等几代乐器,但在推广和使用中仍存在困难。民乐高音声部中,二胡、扬琴、琵琶、唢呐等都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风格色彩,难度在于低音声部如何承载这些丰满的“个性”。传统民族乐器中低音拉弦乐器的空白,让民族管弦乐团不得不采用大提琴、贝斯等西洋乐器。上世纪7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杨雨森先生曾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合作试制“革胡”,一度为各大院团使用,但因声学系统不完善及巨蟒皮的环保问题,使用毕竟受限。香港中乐团后尝试以人造革替代巨蟒皮,然而弦乐化的音色也失去了民族乐的颗粒感,生动性不强。既要保留民乐色彩性的优势,又要与发声原理各不相同的其他乐器配合、衔接舒适,研发非常不易。

  昨天发布会现场,两位演奏家用新研发的瓷瓶形民族低音拉弦乐器(简称大瓷琴)和瓷瓶形民族倍低音拉弦乐器(简称倍瓷琴),演奏了一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桐木音板深沉浑厚的共鸣。作曲家、指挥家朱晓谷听后评价,大瓷琴和倍瓷琴的音色质感与众不同,较大提琴扎实强烈的共鸣来说,更为舒展、柔和。

  “中国大瓷琴”的琴头设计形似白玉兰,展示了海派工艺之美。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陈洁介绍说,这个创新产品是上海产、学、研合力推进的结果。2015年,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艺术研究所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支持下,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首席技师张建平的多年研制终于到了出结果的时候,人们看到了这个六角形、瓷瓶形两款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此乐器在制作材料、形状和音色三方面都与西洋乐器不同,更适应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场设置;特殊的指板安装,可用于解放琴弓、脱手拨弦;桥码的设计,则解决了擦弦点的距离问题。据悉,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已为新一代的民族低音拉弦乐器申请了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文汇报
【关闭窗口】